教學升等經常困擾老師們的是,要怎麼產出論文成果?有志耕耘專業領域的教學,但教學實務研究要從何著手?教發中心本學期特別邀請甫通過教學研究升等的淡江大學師培中心主任陳劍涵教授,分享如何整合教學實務研究成果及準備升等之經驗,提供本校教師取經交流,希望能對升等的選擇和準備能有更具體的方向與了解。
陳老師在進入主題之前,介紹了自己的父親陳勝崑醫師,陳勝崑醫師也是本校的優秀校友,雖修讀於醫學院,畢業後就職醫師善用所學,治療、關懷病患,但工作之外,對人文歷史也懷抱熱忱,不僅進入師大歷史所從事醫學史研究,更出版了數本醫學史的專書。陳老師以父親的生平為例,說明人的興趣、際遇可以是多元取向,過去的教育方式講求制式化的訓練,現今的教育主流改倡適性量才,強調激發學生的潛力與才能;進一步再擴及學界,是不是也有多元發展的可能?高等教育界教師共同的壓力來自升等,研究成果產出的迫切顯而易見,也造成大專院校內普遍以「研究」去考評教師的成就表現,對於樂在教學或者更願意去完善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大學教師而言,就會被偏見所歧視。陳老師依序分享了台大葉丙成教授近期發表的專欄文章「大學徒有世界排名 不足以稱一流」,採訪成大蘇文鈺教授的報導「大學教授的那些『緊箍咒』」和政大何萬順教授的評論「研究與教學的魚與熊掌」指出大學教授因為升等而被夾在「教學v.s研究」的兩難裡,對於研究著作以外的心力付出經常會感到遲疑,或是面臨「這個對升等有幫助嗎」的質問,彷彿教學與研究非得是對立的零和關係。
教師的教研生涯要怎麼規劃?教學與研究之間如何平衡?陳老師建議可以先羅列自己的學經歷、研究專長和興趣,從中去檢視自己的成長脈絡,會更清楚何以成就今日的自己,他自陳第一份工作啟發自己對教學科技的興趣,加上大學時期修習的英語文和教育專業,因此在中學體系任職幾年英語教師後,選擇攻讀碩博學位,研究的主要課題也是結合英語文教學和教育科技應用,至今也是朝著這種跨域整合的研究方向精進,而他的研究成果也能回饋到師培教學上,所以對陳老師而言,教學和研究並不是兩難的取捨,運用教學的素材完成研究,就是他的實踐方法。
陳老師以自己最近發表的台灣MOOCs開課研究成果為示範,研究題目的發掘是他在備課時,為了要了解MOOCs的發展脈絡而蒐羅相關的文獻資料,在收整的過程中,他覺得這些資訊可以進一步延伸為研究課題,於是又去尋找了合作和研究對象,進行質性訪問、分析及歸納,整合原本的文獻資料爬梳,便完成了一篇論文著作,而這份起源自備課資料的研究成果也反饋回自己的課程裡,既豐富了教學內容,也累積一項研究結果。他認為,教師能對自身每一次的教學懷抱充足的熱情和準備,能對各式教學議題保持廣泛的好奇與探索興趣,在教學的研究上會激發更多的創意和議題發想。
因為教學型研究的取向,以及本身的教學熱忱,對教學相關議題的興趣,加上淡江大學響應教育部政策推動多元升等的制度與辦法,陳老師在準備升等之初比對了不同升等申請的資格和積分認列方式,認為教學研究升等是最切合他的教師職涯歷程與發展,所以便以教學研究升等為他的備審方向。
準備升等資料時,必須了解校內規範的升等資格、程序以及評分標準,以便安排準備期程,整理著作、報告及相關佐證也能隨時檢視是否有符合規定(教學創新、課程精進等),是否確實展現自己在教學型研究的付出與成就。陳老師也在現場分享他的升等資料整理和分類呈現方式,提供與會教師參考。他在羅列自己的代表著作、參考著作之前,先概述性地說明資料的排列和表現方式,以及如何串連代表著作與參考著作之間的關係,讓評委在審閱之始就能掌握資料的重點和特色。而在決定代表著作與參考著作的篇目方面,陳老師針對個人的教學經驗與研究專長,分類為「國際教育與創新教學」和「新興學習科技」兩大主題,代表著作選擇自己實際在課堂運作過的教學或教材研究分析(譬如「國際教育與創新教學」類的論文,便是以他開設的「全球化課程與教學專題」帶領學生與巴勒斯坦的英語教師進行跨國文化與教學交流為研究主題完成),其他與師培教學相關的研究論文或計畫成果、教學實務報告則列為參考著作。另外,因為教學升等的參考著作特別放寬認列「教學實務報告」,他也一併解說教學實務報告的內容呈現方式,包含教學優良獎項和相關訪談文章、教學評量的彙整與分析、線上教學平台的使用、研究生論文的指導成果、校內外教學類的服務輔導成果。
演講的最後,陳老師總結道,教學研究可以兼顧教學與研究的要求,但仍是屬於研究的範疇,根基於大學教師同時身為研究者的興趣和熱情,以改善教學實務,提高教學成效為目的,也鼓勵有志於教學研究的教師們善用資源,汲取相關分享經驗,達成升等目標。
本次活動影像已上傳播客頻道,請點選:
http://podcast.tmu.edu.tw/podcast/show_episode/3312